经济学家樊纲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二氧化碳的排放不造成当地的污染,但却因为积累在大气层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因此,它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共负产品”,而实行碳减排,就不是一种对当地、对本国的行为,而是一种对全球、对人类产生影响的行为,是在提供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品。因此,我们必须要讨论那些与责任、义务在各国之间如何合理分配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低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碳排放”史还很短,人均历史排放量比起发达国家还很小。在造成全球变暖的大气层中,过去几百年积存起来的二氧化碳,90%都是在中国开始发展之前由发达国家排放的,中国的减排责任不大。
中国作为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国家,已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了许多应该做的事情,对全球的碳减排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正在面对一个变化的世界,一个变化中的市场,新的挑战与新的机遇并存。
现在亟待考虑的问题是:一方面如何在新的约束条件下确保经济的发展,承担起应有的义务;另一方面需更好地利用低碳经济的新市场、新机遇,促进中国自身发展,实现“低碳发展”。
“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论断,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表述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发展阶段”到“发展主题”,再到“首要任务”,三个重要表述层层递进,说明对高质量发展内涵和重要性的认识,已经由最初主要针对经济领域、侧重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拓展至经济社会等各领域,进而提升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凸显了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意义。从理论和实践结合角度看,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全面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中质和量,统筹好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023年全国“两会”有多个层面的特殊意义。2023年全国“两会”是党的二十大后的首次全国两会,如何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和人民共同行动,如何布局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接下来的工作,都是2023年全国“两会”的重点内容。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 为更加全面深入学习2023年“两会”精神及“两会”内容要点,政研智库培训中心为全国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开展2023年“两会”精神解读专题培训。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精神,我单位拟联系权威专家就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专题学习解读,如有需要,请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10-56037186,13439519466,1305136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