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经济四十年高峰论坛举行

来源 : 政研智库网宣部   |   2018-12-11

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传媒经济理论与实践创新”为主题的中国传媒经济四十年高峰论坛暨第七届中国传媒经济年会日前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中国传媒大学原副校长高福安表示,传媒行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在新时代新格局下,如何进一步探索传媒经济学理论,关注经济学的学理性与系统性,搭建中国特色传媒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创新体系,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中国传媒经济学的未来发展和研究方向。中国传媒经济学的未来发展,一定能继往开来,不断推动传媒经济理论的创新。

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总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广联学术委员会执行副主任黄勇回顾了中国传媒及传媒经济40年大变革大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成就。他表示,当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方兴未艾,各级各地的主流媒体在理念思路、内容形式、业务形态、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多方面进行艰辛的探索和创新实践,这将为传媒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深度研究,提供了机遇和不竭源泉。


(论坛现场)

开幕致辞环节由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书记金雪涛教授主持。在主旨演讲环节,传媒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周鸿铎回顾了中国传媒经济的理论研究并梳理了传媒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势。他指出,长期以来传媒经济学偏重于认知功能和理解功能的研究,忽视了技术功能的研究,应加强技术与人的关系、功能力驱动源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黄楚新认为,媒体融合是自媒体诞生以来最彻底最深刻的一场革命,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传媒经济呈现出三个新趋势:媒体经营发展战略转变;探索跨界合作,搭建服务平台;运营产业资本,逐利长尾市场。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支庭荣认为,目前我国媒体融合进程具备顶层设计但缺乏细节,媒体融合应该是更深层次的体制改革,并提出了“智能化、平台化、社交化、网格化”的操作化路径。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赛事制作与转播实验室主任李岭涛表示,5G时代的到来将是电视媒体最后的窗口期,电视媒介应抓住新的机遇,分析并把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创新突破。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昝廷全通过总结多年的研究经验,分享了对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内容、意义等方面的理解,并提出要拓展传媒经济研究的边界,交叉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研究。

传媒经济蓝皮书主编、传媒经济研究所所长卜彦芳教授携其研究团队发布了《延续与变革:中国传媒经济研究四十年回顾与前瞻》的主题报告。报告梳理了中国传媒经济学科研究的四十年历程,并对2018年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她指出,传媒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978-1992为萌芽期,在研究上注重探讨传媒业的经济属性,主体意识和学科属性仍未明晰;1992-2002为初始期,此时独立领域研究与统一研究并存,独立学科意识开始觉醒;2002-2012为成型期,这一时期研究成果趋向丰富化、多元化,研究框架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体系;2012-2018则是发展期,研究趋势上“三论”兼备,学科构建凸显中国特色。另外,根据数据分析发现,2018年传媒经济研究的热点包括媒体融合、智媒时代、版权治理、移动优先、大数据、耳朵经济、算法伦理、感知体验、知识服务、短视频等十大关键词。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四川大学传媒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协办。(光明融媒记者晋浩天)




  政研智库(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简称:政研智库,英文缩写:ZYTT),是为政府、企业开展培训、咨询服务的专业智库机构,专注于培训、政策解读、课题研究、项目对接等多项服务,拥有多领域专家团队资源。

  服务项目:

  智库咨询服务:为政府,企业开展培训,政策解读等服务,成为政府企业的智库服务平台,组织专家研讨会,政策解读会,学术交流会,高峰论坛等活动。开展政策研究,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企业调研等专项服务。

  内容及策划服务:以名人和专家资源为核心提供文化,旅游,财经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栏目,策划等合作形式,包括不限于电视节目,视频节目,音频节目,书籍出版,自媒体平台的栏目策划及网络传播等

  文化+定制服务:针对城市营销,目的地的旅游品牌宣传等,提供采风行,定制直播,新媒体事件营销等线上线下策划及活动,针对国学教育,旅游+研学,文创等方向提供资源匹配和产品开发。

  联系电话:010-56037186 13051369998 13439519466

推荐阅读

热门课程

更多+

联系我们

更多+

010-56037186

zy_thinktank@163.com